展商介绍
华夏鞋文化博物馆简介
华夏鞋文化博物馆坐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创建于2016年8月,占地面积1.8万平米,是国家文物局唯一备案的鞋文化博物馆。馆内藏有各时期鞋类文物万余件,包括定级文物232件,文物价值638.973.882.00元。文物藏品从后唐时期的三寸金莲到现代伟人的鞋楦等,时间跨度上千年。这些文物藏品反映了鞋文化在各个朝代的真实历史,(例如有超过七百年以前历史的鞋子),还有些文物藏品再现了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背景(例如闯关东鞋、东北抗联时期的鞋等等,)在华夏鞋文化博物馆的展馆内,每双鞋都包含着一个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中国鞋文化历史悠久,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从石器时代的兽皮裹脚皮到现代完美工艺鞋的制作是社会进步的巨大反映,说明了鞋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中华鞋文化显然超越了简单的实用功能,成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鉴赏珍贵鞋文物的平台。
华夏鞋文化博物馆文物藏品总分为: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鞋文化历史
第一单元 人类历史早期的鞋
1、文献对鞋的记载
2、远古时代的鞋(简单包扎的兽皮、树叶等)
3、新石器时代的鞋(用草、麻、葛编织成履)
4、考古发现的鞋
第二单元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鞋的特点
1、秦代兵马俑的鞋
2、汉代双尖方履
3、魏晋时期双兽纹饰配色的鞋
4、魏晋时期靴在北方(马靴和高筒靴的样式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等)
5、北齐时期有木齿的鞋
6、古代绘画人物的鞋
第三单元 唐宋(辽金)时期鞋的特点
1.唐代皇帝、皇后穿的鞋
2.唐代贵族的鞋
3.唐代百姓的鞋
4.宋代男性小头皮鞋
5.宋代女靴出现
6.女性圆头、平头、翘头饰各式花鸟图文的鞋
7.辽代贵族男鞋
8.辽代贵族女鞋
9.金代齐国王鞋
10.金代齐国王夫人鞋
第四单元 元明时期鞋的特点
1、元代蒙古族鞋
2、明代北方菱纹绮履
3、明代禁止庶民百姓穿靴之后出现似靴像履的短筒靴
4、明代江南棕麻鞋
第五单元 清朝时期鞋的特点
1、男性方头朝靴、民间尖头靴
2、女性马蹄底鞋(鞋面常以绸缎所制,上施五彩刺绣)
3、女性贵族马蹄底鞋(鞋面镶嵌各种珠宝)
4、老年妇女木制平底鞋
5、南唐至清流行的三寸金莲绣花鞋(弓形式样多:有眠鞋、换脚鞋、尖口鞋、踏堂鞋、网子鞋、莲鞋、棉鞋、套鞋丧鞋、坤鞋、合脸鞋等数百种)
机械制鞋的兴起
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鞋文化专题展
第一单元 中华民国时期鞋履
第二单元 抗日、抗联时期鞋履
第三单元 新中国时期鞋履
第四单元 抗美援朝时期鞋履
第五单元 闯关东时期鞋履
第六单元 改革开放时期鞋履
百年前,山河动荡、人民流离失所,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凝聚起人民的力量,百年间谱写了一部又一部篇章,让我们一起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足迹。
鸦片战争后 ,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在东西方列强不断入侵的同时 ,西式皮鞋、西方制鞋技术也随之踏上华夏大地 。 1876年,我国第一双现代皮鞋诞生 ,其吸收西式皮鞋设计理念,穿着舒适 ,受到国人的欢迎 。至此,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现代皮鞋制造业,在与东西方鞋业大亨的竞争中启航了 。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 ,民国政府颁布了 新旧并存的新服制 ,传统的布鞋 、缎靴 ,时尚 的皮鞋、马靴,分别为中式 、 西式服装配套 。 国人的着装曰趋自由,中西兼容成了时人衣着 打扮的特点 。皮鞋、皮靴 、球鞋 、胶鞋等新潮 鞋饰为社会各界所青睐 。
自孙中山提倡男女平等,号召妇女彻底放 足以来 ,许多 “三寸金莲” 得以解放 ,各式绣制精美的“放足鞋”成了这 时期的女鞋的亮点 。 20世纪20年代后,高跟皮鞋传入 中国,成了都市妇女最热门的鞋饰,其款式新颖 、面料多样、色彩丰富 ,特别是鞋跟 、鞋带展示的时尚气息,更显女性的华丽风采 。
新中国时期,民族制鞋业在西鞋东渐中 ,不断吐故纳新,自强不息地创立品牌。无论是继承传统的 “ 内联升” 、 “小花园”、还是大胆创新的 “ 同升和” ;不论是与外国资本家抗争的现代皮鞋业 ,还是最早引进国外工业新技术的国产胶鞋业,其丰富多彩的各类鞋饰 ,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鞋履文化增添光辉 ,也为中 国现代制鞋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类的脚,是一项工程学的杰作,一件充满艺术气息的作品。那么用来保护脚的鞋子,自然是艺术家的佳作了,每一双鞋子都在诉说着人类和鞋子亲密接触的故事,一双双形状色泽迥异的鞋子,目睹了在历史上各个王朝的兴衰。
华夏鞋文化博物馆,还有大量的世界各国的鞋拔、制鞋工具等以及各种材质的鞋,有兽骨、陶瓷、木头、靰鞡、金属、景泰蓝等,形状更是匪夷所思。鞋子的来源从平头百姓到皇亲贵族,从侵略者的日本军靴,从抗日联军的草鞋。
华夏鞋文化博物馆全馆运用大量图片、文字、实物,采用现代高科技表现手法,系统地反映了几千年来中国鞋履文化的历史面貌和发展过程。
博物馆创始人彭喜才,生于198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从18岁开始从事鞋类相关工作。从30岁收藏第一双鞋起,再到今天华夏鞋文化博物馆的创立,彭喜才走过了一段充满传奇的心路历程。 多年收藏实践,使彭喜才积淀了深厚的鞋文化底蕴,他收藏的展品,品种最全、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创多项全国之最。他认为鞋子既是一个人的品味和个性的体现,又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的彰显。从整个社会看来,鞋子是社会进步的反映,更是记录了一代人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无私奉献。
全馆珍藏品总价值6.3亿元人民币:
图一:明代靿靴青铜鞋 价值100万左右
该藏品为明代时期,青铜所制,鞋上面的雕刻,龙,象征着帝王之尊。蝙蝠象征着福气,祥云更突出了云翔富贵之意。
图二:宋代陶瓷哨靴 价值100万左右
该藏品为宋代时期,陶瓷所制,以鞋为型,展现宋代时期乐器的兴盛。
图三:清代武官战靴 价值100万左右
该藏品为清代时期,皮革所制,铁钉护底,皮革护腿,体现了古代武官的地位及智慧
图四:南宋十二兽银制鞋 价值100万左右
该藏品为南宋时期,银刻所制,十二兽为主要雕刻图案,雕刻工艺栩栩如生,体现当时银制品的广泛性。
随着文物藏品不断丰富,华夏鞋文化博物馆,必将走向辉煌的明天。为华夏文化的传承,贡献青春之力。
地理位置:哈尔滨市道外区先锋路455号
开馆时间:夏季(4月-9月)早8:00晚16:30
冬季(10月-3月)早8:00晚17:00